2006年至2009年間,在大巨蛋尚未完成環評變更前,松菸千餘棵樹木遭全面淨空,移植存活率不到40%,期間認識了來採訪的公民記者好奇寶寶,得知他們家旁邊的廣慈也遭遇類似情況,郝市府為了興建公宅,準備移除七百多棵大樹。
為了不讓松菸慘案繼續發生,花了許多時間投入廣慈護樹案,希望能在擁擠的城市裡,多保留一塊森林綠地,多留下一些防災疏散的空間。當時在大家的努力下,我們順利阻止了廣慈BOT開發案的都審與環評,樹委會也決議不能再重演松菸的悲劇,要求確定開發內容後才能移樹,我還因此淚灑會場。最後我們打到郝市府與得標廠商解約,原以為廣慈這片綠地有機會留下來了!但殊不知無論誰當上市長,綠地仍舊是被開發派覬覦的大肥肉。
今天接到當地居民的訊息,廣慈仍不斷在施工當中,這段期間許多老樹在開發過程中遭到荼毒,大家都心疼不已,最近也將拆除最後一棟福德平宅,擔心老樹又受損,希望我能去參加說明會為尚存的樹木發聲。
臺北市的大面積公有土地已經很少了!都市計畫法也規定要保留10%的綠地、廣場、兒童遊戲區等公共空間,但當一塊塊適合保留座公園的綠地被開發後,我們要拿什麼土地去蓋公園還給下一代的孩子們?
我們這個世代是否應該認真思考,該留給下一代更多的綠地空間,還是讓都市熱島效應加劇的水泥建築?護樹就是護人,保留綠地才能讓城市降溫,這是很簡單的道理,但為什麼我們的政府總是不懂?
#我們已經失去太多
#我一定要進入議會守護臺北的未來